宁波快速上门回收异氰酸酯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回收聚氨酯组合料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宁波快速上门回收异氰酸酯 IPDI经口毒性低,人体吸入毒性小于甲苯二异氰酸酯。 [16] 在常温下不会由蒸发而引起危害。只有在加温时才形成气溶胶,其作用特点与TDI相同,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30] ,有强烈的催泪作用 [5] 。回收聚合MDI 回收聚醚多元醇
单异氰酸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宁波快速上门回收异氰酸酯可制成一系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也用于改进塑料、织物、皮革等的防水性。 二官能团及以上的异氰酸酯可用于合成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弹力纤维、涂料、胶粘剂、合成革、人造木材等。宁波回收聚氨酯组合料 宁波回收聚醚多元醇 目前应用广、产量的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简称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ethylenediphenyl Diisocyanate,简称M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无色有强烈刺鼻味的液体,沸点251°C,比重1.22,遇光变黑,对皮肤、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可引起湿疹与支气管哮喘,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合成橡胶、绝缘漆、粘合剂等。根据其成分,甲苯二异氰酸酯属含氮基的有机化合物。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为纯MDI和粗MDI。纯MDI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加热时有刺激臭味,沸点196°C,主要用于聚氨酯硬泡沫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革、粘合剂等。根据其成分,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也属含氮基的有机化合物。 还有非黄变型的16-己二异氰酸酯(HDI)。
自然界不存在异氰酸酯化合物。宁波快速上门回收异氰酸酯早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是1849年由英国化学家乌尔兹(Wurtz)采用烷基硫酸盐和氰酸钾进行复分解反应而制得的 [7] 。 此后于1850年美国化学家霍夫曼(Hofmann)采用联苯酰胺制得苯基异氰酸酯。宁波聚氨酯组合料 1884年德国亨切尔教授(Hentschel)等人采用胺或胺盐和酰氯反应,合成制得异氰酸酯化合物 [8] 。该反应为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9] 宁波回收聚醚多元醇 20世纪40~50年代主要使用液相化工艺中的成盐化法工艺制备ADI [10] ,ADI是指脂肪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主要品种包括HDI,IPDI和H12MDI,除此之外,还包括四甲基二次甲基苯二异氰酸酯(TMXDI),三甲基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l)、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HTDI)等品种。 [11] 宁波快速上门回收异氰酸酯 1960年德国赫斯特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异氰酸酯,取名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12] 1989年Bayer公司首先推出了高温气相法制备ADI的技术 [13] ,而后气相化法逐渐成为制备ADI的主流技术。 [11] 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聚氨酯树脂涂料时,开始接触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使用和生产。
皮肤接触:宁波快速上门回收异氰酸酯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宁波回收聚醚多元醇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 泄漏应急处理回收聚氨酯组合料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宁波快速上门回收异氰酸酯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等吸收材料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回收聚醚多元醇 回收聚合M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