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全的室内二次结构打灰机供货商
更新时间:2024-11-07 20:56:06 浏览次数:2 公司名称:邢台 新普机械制造厂
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3800/台 |
发货期限 | 1-2 |
供货总量 | 500 |
运费说明 | 包邮 |
规格全的鹤岗室内二次结构打灰机供货商
新普机械制造厂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天助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天助网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采购商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如您遇到欺诈等不诚信行为,请您立即与天助网联系,如查证属实,天助网会对该企业商铺做注销处理,但天助网不对您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机,尤其涉及一种机片壳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组装设备是用于将多种构件组装成成品或半成品的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组装场合当中。
3.其中,对于将机片壳上料到组装设备中而由组装设备将该机片壳与其它构件组装所要的产品来说,机片壳的上料离不开上料机的使用。
4.目前,现有的上料机是将操作人员手工摆放到上料位置的料盘中的机片壳抓走再放置于组装设备中,当料盘上的机片壳被取完后,此时操作人员再将空的料盘取下再放上装满机片壳的料盘,这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负担,并影响到机片壳上料的速度;同时,由于上料机直接将料盘中的机片壳往组装设备处转送,故使得组装设备处的机片壳存在摆放不准确的缺陷。
5.因此,急需要一种存物多、节省人工和确保上料准确性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物多、节省人工和确保上料准确性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适用对机片壳定位和上料,包括框架、取放机械手、定位模座、直线移载装置及用于承载批量料盘的料盘上料装置。所述料盘上料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并使批量料盘沿所述框架的z轴方向向上上料,所述取放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框架并位于所述料盘上料装置的对应上方;所述直线移载装置沿所述框架的x轴方向位于所述料盘上料装置的旁边并安装于所述框架,所述定位模座安装于所述直线移载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定位模座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收容并定位所述机片壳的收容定位腔,所述直线移载装置驱使所述定位模座沿所述框架的x轴方向于一接料位置与一上料拉置之间滑移切换;所述定位模座在切换至所述接料位置时靠近所述料盘上料装置,所述定位模座在切换至所述上料位置时远离所述料盘上料装置,所述取放机械手将所述料盘上料装置所输送来的料盘中的机片壳转移至处于所述接料位置的定位模座的收容定位腔中。
8.较佳地,所述框架为方形框架并从四周包围所述取放机械手、料盘上料装置和直线移载装置,所述框架的侧壁开设有侧向开口,所述直线移载装置还沿远离所述料盘上料装置的方向伸出所述侧向开口,所述定位模座在切换至所述接料位置时从所述侧向开口滑入所述框架,所述定位模座在切换至所述上料位置时从所述侧向开口滑出所述框架。
9.较佳地,所述框架相对的第二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取放机械手将空的料盘掉出所述框架的第二侧向开口。
10.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还包括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直线移载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朝上布置,所述定位模座安装于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
11.较佳地,所述收容定位腔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多个收容定位腔在所述定位模座上呈对称布置。
12.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还包括伸缩驱动器,所述伸缩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直线移载装置的输出端并位于所述旋转驱转器的旁边,所述伸缩驱动器的伸缩端朝上布置,所述定位模座开设有匹配所述伸缩驱动器之伸缩端的槽孔结构,所述旋转驱动器驱使所述定位模座旋转而使所述槽孔结构选择性地与所述伸缩驱动器的伸缩端相对齐。
13.较佳地,所述槽孔结构为两个且沿所述定位模座的旋转方向相隔开,每个所述槽孔结构对应有一个所述伸缩驱动器的伸缩端,所述槽孔结构在所述旋转驱动器驱使所述定位模座旋转至与所述直线移载装置相平行时与所述伸缩驱动器的伸缩端对齐。
14.较佳地,所述料盘上料装置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框架的x轴方向排列。
15.较佳地,所述料盘上料装置包含料盘托架、升降电机、升降丝杆及升降丝母,所述料盘托架沿所述框架的z轴方向滑设于所述框架,所述升降丝杆沿所述框架的z轴方向布置并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框架,所述升降丝母可沿所述框架的z轴方向滑移地套装于所述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母还与所述料盘托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电机位于所述料盘托架的下方,所述升降电机安装于所述框架并驱使所述升降丝杆旋转。
16.较佳地,所述取放机械手包含xy轴移载模组、料盘取放装置及机片壳取放装置,所述xy轴移载模组安装于所述框架,所述料盘取放装置和机片壳取放装置同时安装于所述xy轴移载模组的输出端,由所述xy轴移载模组驱使所述料盘取放装置和机片壳取放装置一起沿所述框架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移。
17.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料盘上料装置,实现料盘批量上料以达到机片壳存量多的目的;借助取放机械手,用于将料盘上料装置所输送来的料盘中的机片壳转移至处于接料位置的定位模座的定位收容腔中,使得机片壳于定位模座上进行二次定位,再由直线移载装置驱使定位模座切换至上料位置,便于外界机械手将二次定位后的机片壳准确地转送至后续的组装设备处;当上方的一个料盘中的机片壳被全部取出后,由取放机械手将空的料盘转送,以确保机片壳继续上料;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具有存物多、节省人工和确保上料准确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在定位模座切换至接料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在定位模座切换至上料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中的取放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中的料盘上料装置安装于部分框架并显示出料盘和机片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4在另一角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中的定位模座、旋转驱动器、直线移载装置及伸缩驱动器装配在一起且在定位模座旋转至与直线移载装置相垂直和显示出机片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图6所示在定位模座旋转至与直线移载装置相平行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图7所示在定位模座切换至上料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27.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100适用对机片壳210定位和上料,包括框架10、取放机械手20、定位模座30、直线移载装置40及用于承载批量料盘220的料盘上料装置50。料盘上料装置50安装于框架10并使批量料盘220沿框架10的z轴方向向上上料,以便于操作人员将批量料盘220从框架10的较低位置放入料盘上料装置50处。取放机械手20安装于框架10,由框架10对取放机械手20提供支撑和固定安装的场所;取放机械手20位于料盘上料装置50的对应上方,以便于取放机械手20从上方取走料盘上料装置50所输送来的料盘220中的机片壳210。直线移载装置40沿框架10的x轴方向位于料盘上料装置50的旁边,使得直线移载装置40与料盘上料装置50之间更紧凑;直线移载装置40安装于框架10,由框架10对直线移载装置40提供支撑和固定安装的场所。定位模座30安装于直线移载装置40的输出端41,定位模座30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收容并定位机片壳210的收容定位腔31,直线移载装置40驱使定位模座30沿框架10的x轴方向于一接料位置(见图1)与一上料拉置(见图2)之间滑移切换;定位模座30在切换至接料位置时靠近料盘上料装置50,定位模座30在切换至上料位置时远离料盘上料装置50。取放机械手20将料盘上料装置50所输送来的料盘220中的机片壳210转移至处于接料位置的定位模座30的收容定位腔31中,以实现对机片壳210的二次定位的目的。具体地,在图1和图2中,框架10为方形框架并从四周包围取放机械手20、料盘上料装置50和直线移载装置40,以防止外界对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100的干扰;框架10的侧壁开设有侧向开口11,直线移载装置40还沿远离料盘上料装置50的方向伸出侧向开口11,定位模座30在切换至接料位置时从侧向开口11滑入框架10,定位模座30在切换至上料位置时从侧向开口11滑出框架10,这样设计使得定位模座30更好地匹配取放机械手20和外界机械手,使得取放机械手20可靠地将机片壳210移转至处于接料位置时的定位模座30,以及使得外界机械手可靠地将处于上料位置时的定位模座30上的机片壳210取走,避免框架10对外界机械手的造成障碍;另,框架10相对的第二侧壁开设有供取放机械手20将空的料盘220掉出框架10的第二侧向开口12,这样设计使得空的料盘220下料方向和机片壳210的上料方向相反且互不干扰。更具体地,如下:
28.如图1和图2,以及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100还包括旋转驱动器60,旋转驱动器60安装于直线移载装置40的输出端41,旋转驱动器60的输出端朝上布置,定位模座30安装于旋转驱动器60的输出端,以使得定位模座30通过旋转驱动器60而间接地安装于直线移载装置40的输出端41,还借助旋转驱动器60而使得定位模座30能相对直线移载装置40进行角度调整,以更好地接料和上料的目的。具体地,在图6至图8中,收容定位腔31为两个,两个收容定位腔31在定位模座30上呈对称布置,以使得定位模座30能收容并定位两个机片壳210,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收容定位腔31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三个
不等,故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在图6至图8中,旋转驱动器60为旋转气缸或旋转油缸,以快速地使定位模座30于两极限位置之间旋转切换,例如与直线移载装置40相平行的极限位置和与直线移载装置40相垂直的极限位置,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旋转驱动器60还可以为旋转电机,故不以上述说明为限。需要说明的是,直线移载装置40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所熟知的,例如采用电机、丝杆、丝母及用于形成输出端41的移载座的组成,或者采用电机、主带轮、从带轮、皮带及用于形成输出端41的移载座的组成,它们的关系是本领域所熟知的,故在此不再详细。另,当将旋转驱动器60删除时,此时的定位模座30直接地安装于直线移载装置40的输出端41。
29.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100还包括伸缩驱动器70,伸缩驱动器70安装于直线移载装置40的输出端41并位于旋转驱转器60的旁边,伸缩驱动器70的伸缩端71朝上布置,定位模座30开设有匹配伸缩驱动器70之伸缩端71的槽孔结构32,旋转驱动器60驱使定位模座30旋转而使槽孔结构32选择性地与伸缩驱动器70的伸缩端71相对齐,由伸缩驱动器70可锁定此状态的定位模座30,从而确保定位模座30位置的可靠性。具体地,在图6至图8中,槽孔结构32为两个且沿定位模座30的旋转方向相隔开,每个槽孔结构32对应有一个伸缩驱动器70的伸缩端71,槽孔结构32在旋转驱动器60驱使定位模座30旋转至与直线移载装置40相平行时与伸缩驱动器70的伸缩端71对齐,从而使得伸缩驱动器70可将与直线移载装置40平行状态的定位模座30进行锁定。举例而言,伸缩驱动器70为伸缩气缸或伸缩油缸,但不以此为限。
30.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料盘上料装置50为两个且沿框架10的x轴方向排列,以增加机片壳210的存储量,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料盘上料装置50的数量还可为一个或三个不等。具体地,在图4和图5中,料盘上料装置50包含料盘托架51、升降电机52、升降丝杆53及升降丝母54;料盘托架51沿框架10的z轴方向滑设于框架10,由框架10为料盘托架51提供支撑和固定安装的场所;升降丝杆53沿框架10的z轴方向布置并可转动地装配于框架10,由框架10为升降丝杆53提供支撑和固定安装的场合,还允许升降丝杆53相对框架10旋转;升降丝母54可沿框架10的z轴方向滑移地套装于升降丝杆53,升降丝母54还与料盘托架51固定连接,使得料盘托架51与升降丝母54固成一体而一起升降;升降电机52位于料盘托架51的下方,升降电机52安装于框架10,由框架10为升降电机52提供支撑和固定安装的场所,升降电机52驱使升降丝杆53旋转,故在升降丝杆53的旋转过程中,带动升降丝母54和料盘托架51一起沿升降丝杆53做升降滑移,以满足将料盘220向上上料的目的。举例而言,在图4和图5中,升降电机52是间接地驱使升降丝杆53旋转,例如升降电机52采用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去驱使升降丝杆53旋转,当然也可以直接驱使升降丝杆53旋转,故不以此为限。
31.如图3所示,取放机械手20包含xy轴移载模组21、料盘取放装置22及机片壳取放装置23。xy轴移载模组21安装于框架10,由框架10为xy轴移载模组21提供支撑和固定安装的场所;料盘取放装置22和机片壳取放装置23同时安装于xy轴移载模组21的输出端,由xy轴移载模组21驱使料盘取放装置22和机片壳取放装置23一起沿框架10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移;以满足机片壳取放装置23取放机片壳210及料盘取放装置22取放空的料盘220运动要求。具体地,xy轴移载模组21是包含彼此组装在一起的x轴移载模组21a和y轴移载模组21b,x轴移载模组21a和y轴移载模组21b中的一者安装于框架10,而料盘取放装置22和机片壳取放装置23同时安装于x轴移载模组21a和y轴移载模组21b中的另一者。举例而言,x轴移载模
组21a和y轴移载模组21b各可由电机、丝杆、丝母和平移座构成,或者,可由电机、主带轮、从带轮、套设于主带轮和从带轮的皮带及平移座构成,但它们关系是本领域所熟知的,故在此不再赘述;另,料盘取放装置22及机片壳取放装置23采用真空吸附方式进行取放作动。
32.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料盘上料装置50,实现料盘220批量上料以达到机片壳210存量多的目的;借助取放机械手20,用于将料盘上料装置50所输送来的料盘220中的机片壳210转移至处于接料位置的定位模座30的定位收容腔31中,使得机片壳210于定位模座30上进行二次定位,再由直线移载装置40驱使定位模座30切换至上料位置,便于外界机械手将二次定位后的机片壳210准确地转送至后续的组装设备处;当上方的一个料盘220中的机片壳210被全部取出后,由取放机械手20将空的料盘220转送,以确保机片壳210继续上料;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机片壳自动上料机100具有存物多、节省人工和确保上料准确性的优点。
3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已知在房建构造柱浇筑方面,主要为简易台车配合人工手动上料方式。但构造柱浇注口较小,人工操作复杂,浇筑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多数会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现象,无法保证构造柱浇筑外观及实体质量。
3.另外,在构造柱浇筑方面,主要利用钢管自制的简易台车,整体重量较重,损坏频率较高,系数较低,操作复杂,效率较低。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功能齐全。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包括可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的出料口与所述上料筒下端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料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进料口与所述上料筒上端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料筒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上料螺杆,所述上料螺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螺旋叶片,所述上料螺杆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上料电机。
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
10.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水平设置,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处套接有上料软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的长度为20cm,所述上料软管的长度范围为1
?
1.5m。
12.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筒包括多节管件,相邻两节所述管件通过卡扣可拆装连接,且相邻两节所述管件之间设置有胶圈,所述上料螺杆包括多节杆件,相邻两节所述杆件可拆装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管件采用壁厚2mm的ф150mm无缝不锈钢管制成。
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采用梅花钢板以及∠4的角钢制成。
15.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电机固设在动力传动箱内,所述动力传动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质量较轻只有200kg,底座配有万向轮,方便移动,可满足室内任意位置构造柱浇筑,系数较高;
17.2)功能齐全,施工干扰小,采用多节管件配合上料软管,可以满足施工现场1.5m到4m高度范围内所有构造柱、压顶、过梁、圈梁、飘窗板等二次结构浇筑施工;同时上料效率稳定且,可达1.8立方米/小时,是传统浇筑方法3倍;
18.3)操作人员少,只需一名操作手即可。
24.1、进料斗;2、上料筒;3、动力传动箱;4、出料管;5、底座;6、上料螺杆;7、上料电机;8、万向轮;9、皮带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
?
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包括可移动的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筒2,所述上料筒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所述进料斗1下端的出料口与所述上料筒2下端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料筒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的进料口与所述上料筒2上端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料筒2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上料螺杆6,所述上料螺杆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螺旋叶片,所述上料螺杆6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上料电机7。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8。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9。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4水平设置,所述出料管4的出料口处套接有上料软管。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4的长度为20cm,所述上料软管的长度范围为1
?
1.5m。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筒2包括多节管件,相邻两节所述管件通过卡扣可拆装连接,且相邻两节所述管件之间设置有胶圈,所述上料螺杆6包括多节杆件,相邻两节所述杆件可拆装连接。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管件采用壁厚2mm的ф150mm无缝不锈钢管制成。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采用梅花钢板以及∠4的角钢制成。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电机7固设在动力传动箱3内,所述动力传动箱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5的顶部。
35.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3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包括进料斗1、上料筒2、动力传动箱3、底座5、出料管4和上料软管,进料斗1与上料筒2相连,出料管4配有上料软管,出料管4与上料筒2的上端相连,上料筒2和动力传动箱3焊于底座5固定。
37.进料斗1为矩形进料斗。
38.上料筒2包括多节管件、卡扣、上料螺杆6和螺旋叶片,管件采用壁厚2mm的φ150mm无缝不朽钢管制成,相邻两节管件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相邻两节管件的交接位置采用胶圈密封,上料螺杆6包括三节杆件,每节杆件采用φ140mm的螺旋丝杆制成,三节杆件的长度依次为0.5m、1m和1.5m,相邻两节杆件使用套丝连接在一起,每节杆件上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旋叶片。
39.动力传动箱3内设置有5.0kw的上料电机7和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固定在上料螺杆6的下端,主动皮带轮、皮带和从动皮带轮共同构成皮带传动机构9。
40.出料管4的长度为20cm,配套的上料软管的长度范围为1
?
1.5m。
41.底座5采用角钢和梅花钢板焊接而成,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被动行走的万向轮8。
42.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的整体外形尺寸为:长度1.5m,宽度1.2m,高度2.9m。
43.在具体制作时,采用∠4角钢制作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的整体结构框架,底座5采用∠4角钢和梅花钢板焊接而成,并安装有被动行走的万向轮8。
44.在整体结构框架的前方安装一个0.2m
3
进料斗1与上料筒2相连。
45.在整体结构框架的左侧安装动力传动箱3,动力传动箱3内含有上料电机7、电缆电线、主动皮带轮和配电箱,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上料螺杆6;上料电机7输出动力通过主动皮带轮的转动来带动上料螺杆6的转动,从而实现上料效果,主动皮带轮的轴径为50mm,外径为100mm,从动皮带轮的轴径为50mm,外径为200mm,皮带长1.4m,宽3cm。
46.出料管4在上料筒2的上端,长度为20cm,并配以1.0m或1.5m的上料软管。
47.具体使用时,按构造柱高度组装上料筒2,将本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人工移至需浇筑的构造柱附近,使用万向轮8上的刹车固定本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将上料软管伸入至构造柱顶部,连接380v电源,按动配电箱内的开关,将混凝土人工倒入进料斗1内,进料斗1内的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下移至上料筒2内,然后在上料螺杆6和螺旋叶片的带动下向上移动,通过出料管4和上料软管后进入至构造柱内,工作人员按需填料,即可完成浇筑。
48.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方便,性能高,功能全及施工效率高;能够集供电、行走、浇筑,高度调整功能一体;浇筑效率高,可达到1.8m
3
/hr;采用按钮式开关控制,简单快捷,可操作性高;功能齐全,施工干扰小;采用上料筒配合上料软管,可以满足施工现场1.5m到4m高度范围内所有构造柱、压顶、过梁、圈梁、飘窗板等二次结构浇筑施工。
4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规格全的鹤岗室内二次结构打灰机供货商
新普机械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