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工艺流程 卫生级镜面管工艺流程: ??管坯——检验——剥皮——检验——加热——穿孔——酸洗——修磨——润滑风干——焊头——冷拔——固溶处理——酸洗——酸洗钝化——检验——冷轧——去油——切头——风干——内抛光——外抛光——检验——标识——成品包装 ??厚壁工业管工艺流程: ??管坯——检验——剥皮——检验——加热——穿孔——酸洗——修蘑——润滑风干——焊头——冷拔——固溶处理——酸洗——酸洗钝化——检验

1.大块状和粗网状碳化物增加了表面的脆性,降低了基体的强度,尤其是沿晶界处的强度低、韧性差,碳化物的热导率只为残余奥氏体的一半,故散热性更差,增加了磨削裂纹的倾向。一般而言,磨削裂纹易于沿晶界扩张,因此呈龟裂状。   2.渗碳零件热处理后的磨削过程中,零件的表面会因此产生大量的热量,使表面温度升高,残留的奥氏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组织,比容增大,故增加了表面层的拉应力而导致零件的开裂。另外残余奥氏体的导热性比马氏体差,过多的残余无缝钢管奥氏体使磨削热量的散热减慢,故造成表层升温速度加快,热应力增大,促使开裂倾向的加剧。   3.淬火后获得粗针状的马氏体组织的内应力大,而且强度低,马氏体组织内的显微裂纹也可能成为磨削裂纹源,故提高了磨削裂纹的倾向。晶粒粗大的马氏体必伴随着大量的残余奥氏体,因此更易于产生磨削裂纹。

1、磁性   16mn无缝钢管磁性是判定电工钢板产品牌号以及订货和交货的依据。磁感应强度和铁损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即 标准GB/T 3655-2008的爱泼斯坦方圈法和GB/T 13789-2008的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测量法,可任选一种。在每卷16mn无缝钢管钢带头尾各切取30×300mm约0.5kg试样。无取向硅钢纵横各半,取向硅钢均为纵向。单片测量用的试样尺寸为500×500mm。   2、磁时效检验   测过16mn无缝钢管磁性的试样经200℃×48h或150℃×120h人工时效处理后再测量磁性。   3、尺寸、形状和表面检验   检验项目、方法和规定按 标准GB 2521-2008。   4、反复弯曲检验   切取30×300mm样品10片,纵横各半,不经消除应力退火,按GB 235-2002,热轧硅钢弯曲次数≥1次,冷轧16mn无缝钢管≥2次。   16mn无缝钢管出厂的检测项目和各种的检测的要求

1.热轧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冷轧为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轧制。   2.冷轧有的时候也会有加温的,但温度比较低,因为冷轧之后会产生加工硬化,如果对于材料的成型要求比较高,还要进行退火。   3.冷轧和热轧一般是板材或者型材,而冷拔一般是圆柱截面的线材。另外热轧板材一般是合金含量较高,强度较高的钢材,而冷轧则是低碳低合金的钢材,通过冷轧可以提高强度,保证材料表面质量。   4.16mn无缝钢管的冷加工和热轧无缝钢管的区别和板材不同。

点击查看宏钜天成钢管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