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企业等级取费为按工程类型取费是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变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政党施工条件下,在社会平均机械化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建筑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规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本身就有刺激施工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主观的"平均先进"原则,僵化的"等级差别"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恰恰制约了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必须由工程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按企业资质等级只反映了施工企业营业范围的交叉,造成了一个工程有几个不同等级的施工企业都有资格承建的情况,也就出现了同一个单位工程有几个乌兰察布工程预算的现象,如跨度18m的厂房,一、二、三、四级别企业施工就会有四个乌兰察布工程预算,这产生了许多弊端。现行的建筑产品定价方式仍然是沿袭计划经济的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制度,实行统一的"量、价、费",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改变现行的定额管理模式,按"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思路进行改革。定额只规定人工、材料、机械在不同类型工程中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确定的各自消耗量,至于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单价由施工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和自有的库存物质自行确定。费用的计算程序统一规定,但不规定费率,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的需要而定。在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 ,没有 颁布的概算定额、费用标准,也无相对统一的建安工程单价,而是由负责编制预算的设计单位、承包商和预算师组织,自行整理资料或在工程所在地经调查测算后的资料,但业主对乌兰察布工程预算控制得很严,乌兰察布工程预算 还是要由业主确定。
工程预算的审核依据主要包括:
1、 有关工程建设和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施工图设计项目一览表、各专业施工图设计图纸和文字说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3、主管部门颁布的现行预算定额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4、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费用计算规则及取费标准。
6、预算工作手册或建材五金手册。
7、地区人工工资、材料及机械台班预算价格若有两次以上结算或签订两份以上合同产生两份以上结算时,在分次结算中要注意之前结算与之后结算的工程量衔接,之前结算一定要用文字或图示标(说)明已结范围和位置,之后结算要在结算前先核对之前各结算书已结时间段、位置和范围,避免重复。要求现场工程师在向成本控制中心报送资料中定要注明每次结算的实际施工位置或距离。
同时对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关键环节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制订了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其中评标阶段就有4项规范表格,整个乌兰察布工程预算过程涉及规范表格共10项,实现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过程的可控与受控,做到每个环节都有记录可查,进一步增强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管理的操作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据统计,自“乌兰察布工程预算管理办法”实行以来,共组织乌兰察布工程预算12次,其中乌兰察布工程预算项目预算价在100万元以上的有7个;组织设备材料乌兰察布工程预算10次,工程乌兰察布工程预算2次,共涉及乌兰察布工程预算金额1330多万元,通过乌兰察布工程预算,终合同确认金额为1260万元,节约资金近80万元,从而有效控制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降低了成本,促进了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了企业效益。健全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机构,局成立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领导小组,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办和乌兰察布工程预算纪律监督小组,加强对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工作的管理。我局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经营副局长、生产副局长、行政副局长分别担任副组长的乌兰察布工程预算领导小组,成员由副总及以上的局领导和企划部主任组成,实现了全局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工作的统一领导。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办挂靠企划部,负责项目乌兰察布工程预算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乌兰察布工程预算纪律监督小组由纪监、审计人员组成,负责对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全过程进行监督。由于乌兰察布工程预算机构健全,有力地促进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工作的开展。充实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工作人员,加强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工作力量。项目乌兰察布工程预算由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办组织实施,工作人员主要由企划部主概预算管理、法律顾问及合同管理人员和项目主管部门、纪监室、供应科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人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乌兰察布工程预算工作顺利进行。
工程预算的作用:
1.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结清工程费用的依据;
2.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考核工程成本,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3.工程预算是编制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的依据。
工程预算的进行一般分为6个步骤:
1、熟悉招标相关文件与图纸
2、查询材料报价
3、确定劳务价格
4、工程量计算
5、组好综合单价
造价偏差管理(1)偏差预测:对项目进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因素进行预测与分析。(2)检查与计算:对项目一定进度条件下的造价进行计算与检查,得出检查当时条件下的造价。(3)对比:对项目已完工程的预算造价与实际造价进行对比,发现造价偏差,计算出偏差值。(4)分析: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偏差幅度并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5)纠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偏差分析结果,建议或采取适当的措施,使造价偏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或进行项目总造价目标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