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可好玩了。它好玩就好玩在,哪怕大多数网友还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游戏,扭头却发现,连自家小县城里都冒出了几个剧本杀店。当你还在疑惑,剧本杀究竟是什么玩意儿。打开短视频app,“剧本杀哭到崩溃”“9个人都哭抽了”的话题不断冲击眼球。点进去一看,先是俩男生仿佛置身琼瑶剧片场,互相嘶吼、抱抱还不够,紧接着打了一巴掌。如果是实景搜索,换装给小道具是肯定的,有条件的,还会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画面。我曾玩过一场谍战剧情的剧本杀,剧情开始便是个“认亲”环节。这时,DM(相当于游戏主持人)剧本杀复盘解析提醒大家打开初每人发的一支钢笔。有两位玩家的笔帽内侧,分别刻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是父母在战乱中留下的誓言。认亲本该是欢乐剧情,但这一次不是。因为按照设定,故事发生在严刑逼供的牢房内,这对战乱中走失的兄妹,一个成了奸细,一个被血亲已折磨到奄奄一息。此时,房间里的音箱响起,是“牢房BGM”,有铁链、刑具拖动的声音,有血液滴落的“水声”,有低沉的风声,与隐隐、似从隔壁牢房传来的哭嚎。在这样的人间悲剧气氛里,没人敢出声。
还有诸如《明星大侦探》《萌探探探案》等推理类综艺对剧本的缺口也不小,节目组会在市场上尽可能甄选好的剧本,一旦入选,编剧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还有可能拥有署名权。但编剧能一直写剧本赚钱吗?不尽然。随着越来越多编剧的涌入,市面上的剧本从“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这就意味着剧本价格下降,剧本杀复盘解析不好的剧本会更快被淘汰。“现在大家玩剧本都看是哪个编剧写的,哪个工作室出品的,如果是新人编剧,很难出头”。这就好比,平台看到“正午出品”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观众也会认可。在剧本杀领域也是如此,优质工作室已经在玩家和店家中形成固定口碑,比如能写出改编成网剧剧本的王鑫,他的后续作品《余香》《盲点》依然能保持比较好的销量和口碑。作为百亿规模的产业,剧本杀的入局者也不仅仅只有编剧。写剧本→发行商→交易平台→线下店→玩家,剧本杀的产业链至少包含5个环节。比较成熟的剧本杀幕后团队,会坐拥编剧、美工、校对、宣发、销售等人员,配套完整,但更多的是独立运作。独立来说,发行相当于编剧的下游,负责连接编剧与店家,是赚取差价的中间商。他们会根据剧本的稀有程度划分为——本、城限本和盒装本。
目前剧本杀已经形成了“上游以剧本创作者、剧本发行商为主,中游以线上APP和线下实体店为主,下游以终端消费者为主”的产业体系。创作者创作剧本,然后将剧本卖给发行商,发行商和各大平台合作发行并推广剧本,然后将剧本卖给线上APP与平台,平台向线下实体店出售优质剧本,由消费者买单。整个产业链中,稀缺的是优质的创作者,剧本杀以剧本为核心,剧本创作者是行业中的稀缺资源,但目前行业内剧本质量参差不齐,剧本杀复盘解析好剧本的数量并不多,根据“黑探有品“的数据,目前全国剧本创作者的数量在4000-5000之间。目前剧本杀市场整体还处于蓝海阶段,入场的企业还在不断增加,据美团统计,全国剧本杀实体店已经突破30000家,线上各类剧本杀APP的人活跃人数已突破百万,整体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线下店还没有实现标准化,正规化,还目前没有头部品牌出圈。线下门店的竞争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DM。剧本杀线下门店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DM,的DM需要健谈,对于选本有理解,善于带本,游戏过程中把控节奏、有分寸,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要沉默,拿捏存在感的分寸,都全靠DM。好的DM,未来是线下门店稀缺的资源。
另一个原因,“我也想接触更多的学生,想挖掘有没有好的苗子能够进入到这个行业。同时我希望通过我专业的教学,能够给到他们比较正向的引导。” 小言本身是教育行业出身,主要教雅思托福的英语写作,也做过英语教师的师资培训。她一再强调:“做老师不是只会写就行了,还必须得懂得如何教。” 小言回忆:“我与他们合作不愉快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剧本杀复盘解析就是我们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和。” “如何去,是他们(机构)作为前端的事情,现在把这一群学生吸引进来了,我作为他们的老师,就一定要尽责,倾尽所能把我所知道的东西教给他们。但这中间就涉及到从低端课程到高端课程的问题,他们认为低端课程吹吹牛逼就得了,希望学生在这一个阶段学到了一点,但又什么也没有学懂,所以去报高端课。” “他们(机构)跟我反馈过,认为我教的内容太过细致,这样的问题我不能接受。并且他们还说希望老师以后不要加学生,不要回答学生的任何问题,请以你很忙为由拒绝他们(学生)或者直接不理他们。” 谈及此,小言还说:“因为这件事情,我还跟他们班主任老师吵过架。我说,我作为老师不可能不回答学生的问题,至于我的让不让学生加你们决定,但我不会和学生说这种话。” 在机构上了六十多天的课程后,小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替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