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埃比克泰德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但这句话,放在现在的语境下,似乎已经不那么准确了。剧本杀复盘解析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体验其他人生剧本的机会,在年轻人中风靡的“剧本杀”游戏就是其中之一。 “剧本杀”,又叫谋杀之谜,起初它是一款流行于欧美派对中的游戏,参加派对的客人会聚集到一起,有人扮演凶手,有人扮演侦探,玩家需要通过调查和层层推理,来找出凶手是谁。大概四五年前,这项游戏开始在国内流行,经过作者们的改良,“剧本杀”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再加之社交属性,这款游戏也就渐渐地在市场上受欢迎起来了。 我正儿八经接触“剧本杀”,是在去年。起初我是有些抗拒的,因为在我的认知中,这种说话类游戏总是带有欺骗性。编瞎话能力强,赢得游戏的概率就更大。对于嘴上功夫笨拙的我来说,这并不适合。但在我的身边,总会时不时地有人讲“剧本杀”有多让人着迷。我的一位朋友在这个领域是个老手,在他的怂恿下,我决定试一试。次的“剧本杀”体验出奇地好,游戏的可玩性以及参与感都很强。比起之前玩过的“狼人杀”游戏,“剧本杀”胜在了“有本可依”。玩家可以在一定的框架内去述说故事,所以也就不会出现那种“满嘴跑火车”的状况。
火爆两年,看惯了“速生速死”疫情来袭,整个2020年,肖鸿的剧本杀门店营业时间还不到半年,开了关关了开,一度以为自己就要关门大吉了。“疫情常态化其实对室内娱乐的冲击非常大,之前为了配合防疫,我们多次被叫停营业。其它公共场所,比如餐饮还可以堂食,商超也正常营业,但室内娱乐行业只能是完全停业。”剧本杀复盘解析肖鸿一再强调自己是幸运的,太多的同行在这个市场中血本无归。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我国今年已注销近200家剧本杀相关企业,其中4月共注销近100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102%。闲鱼平台数据显示,4月份闲鱼平台上以“倒闭”为由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的发帖较上月增加了110%。“风口上,可能有人年入数百万,但更多的人是血本无归。”熊琳(化名)2018年开始在青岛经营一家剧本杀门店,也见证了行业的速生速死。“目前在青岛,剧本杀平均价格大概68-98元一人,能过百的不多。但一个月的运维成本大概就要将近2万元,很多店每月几千块的流水根本撑不下去。”熊琳已经习惯了,每天看到有新人成为同行,也每天都有老同行离开。速生速死的现状,导致剧本杀在大众心中留下了“财富密码”和“割韭菜”的双重印象。同时,新兴行业在短期内的过分膨胀,也让一些不规范问题逐渐暴露。
尤其要看到的是,这几年,剧本杀已经从小众群体的游戏,迅速崛起成一个消费群体庞大、市场规模可观且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行业。有机构发布《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估测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已达154.2亿元,消费者达941万人。另发一份《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用户研究及标杆企业案例分析报告》透露,剧本杀复盘解析2022年底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增至238.9亿元。这说明,规范剧本杀行业发展、依法打击侵权行为,已经不是对一个新兴行业的前瞻性布局,而是当前必须要做且要做好的事。从实践来看,侵权行为在剧本杀行业已经相当普遍,这其中既有明目张胆直接盗用、盗售的,也有通过“洗稿”等改头换面的方式浑水摸鱼的。而剧本杀本身又存在要素多且分布散、线下游戏自带信息阻隔等“先天不足”。这些都导致打击剧本杀侵权行为普遍存在取证难、认证难问题。
2020年秋天,夏弢与这位朋友,也就是他现在的合伙人一起参加了重庆剧本杀展会,“参会的规模与人数之大让我叹为观止,这也让我更加肯定了整个行业的生机,决定加快速度创办自己的店。”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夏弢的“黑猫白猫推理社”就开业了。他说,即使是疫情还没有过去,但在2020-2021年跨年夜那天,生意还是很不错的,长时间满桌,以至于店长到现在还一直在感慨:“开业到现在,就没见过这么多的人。剧本杀复盘解析”“我基本每周都至少会去‘杀’一次。”北京的剧本杀资深玩家陈婷婷说,而每次单局基本就是4个小时起步。她次接触剧本杀还是在三年前,是被朋友拉去玩的。而在那之后,陈婷婷就成为了剧本杀的忠实粉丝。在过去的元旦三天小长假,她就连续去线下店里“杀”了两次。令陈婷婷记忆犹新的,是在2020年底玩到的一个“稀有本”。那一局的主持人就是剧本的作者,参与的也都是比较资深的“专业”玩家,他们从下午4点一直玩到了晚上11点,用了整整7个小时。比起时间更充裕的学生群体来,陈婷婷发现,剧本杀玩家中25-35岁的上班族才是主力,她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剧本杀里面有剧情、有具体的人物角色设定在,更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可能大家也是为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焦虑,换一种身份去另外一个世界体验一把。这是我们解压的方式。”陈婷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