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超前小导管冲孔机

3.5防排水施工

施工前,需对初支面上残存的水分进行清理,以避免残存的水分对二次衬砌造成侵蚀等不良现象。由于地下水较为丰富,在初期支护工作结束后喷射混凝土表面会有一定的水分渗出,这时施工人员需先将事先设置的半圆管进行,使水分有效流出,待水分全部流出后,使用砂浆对出水口进行涂抹,提高其密实性。此外还可使用防水板进行焊接铺挂,每条焊缝应>15mm,而且防水板表面无其他异常现象。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作业,并使用钢筋卡进行有效固定,提高其防水性能。

4结束语

隧道工程中浅埋地段实施上述施工技术后,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对原有的设计加固方案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采用2台钻机同时工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管棚施工任务。考虑到地层较为松散等特征,施工中采取4台阶9步法进行开挖,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中采取的二衬施工法,有效解决了地表水下渗等问题,提高了工程效率。经过全程监测,未发现地表房屋有下沉或者开裂现象。

宝润机械有限公司
宝润机械有限公司 功能介绍关注隧道施工先进技术,探讨隧道施工优化方案,分享工程施工员工非凡经历,展示前沿项目一线风采。摘要:隧道开挖后,为控制围岩变形,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立即施作刚度较小并作为 承载结构一部分的结构层,成为初期支护。本文中详细介绍了初期支护的施工技术,包括超前小导管施工、钢拱架施工、系统锚杆施工、钢筋网片施工、和喷射混凝土施工五个部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风钻钻孔→顶入钢管→连接管路→压水试验→有无渗漏→注浆→检查加固效果→停止注浆→下步工序施工。注浆施工前应对不同水灰比、掺加不同掺和料和不同外加剂的浆液进行试验,选择适合的浆液和配比,按照配比准确计量,严格按顺序加料,搅拌后的浆液必须经筛网过滤后方可进入注浆机。
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或格栅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其纵向搭接长度Ⅰ型、Ⅱ型超前小导管不小于1m,Ⅲ型超前小导管不小于1.5m。A.超前导管规格:符合设计要求;B.小导管环向间距:符合设计要求;C.倾角:符合设计要求;D.注浆材料:符合设计要求;E.设置范围:拱部140°范围。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6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5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10mm,尾度50cm不钻孔。小导管构造见下图。3小导管安装A.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孔径较设计导管管径大3~5mm。B.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从型钢钢架上部、中部打入。
钢管顶入钻孔长度≥90%管长,顶管至设计孔深后,将孔口用水泥—水玻璃胶泥将钢花管与孔壁之间的缝隙封堵。外露20cm支撑于开挖面后方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4注浆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单液浆或双液浆。按试验阶段确定的浆液配合比进行拌合,注浆前先喷射混凝土5~10cm厚封闭掌子面,形成止浆盘。注浆前先冲洗管内沉积物,浆液先稀后浓,由下至上顺序进行。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注浆结束后管内灌入M10水泥砂浆封口。注浆施工中认真填写注浆记录,随时分析和改进作业,并注意观察施工支护工作面的状态。注浆参数应根据注浆试验结果及现场情况调整。
5注浆异常现象处理A.串浆时及时堵塞串浆孔。B.泵压突然升高时,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C.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重新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1技术要求(1)钢架按设计尺寸在洞外下料分节焊接制作,制作时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保证每节的弧度与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每节两端均焊连接板,节点间通过连接板用螺栓连接牢靠,加工后必须进行试拼检查,严禁不合格品进场。(2)钢架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3)钢架用钢材的规格、型号、材质满足设计要求和 有关现有技术标准的规定。钢架不宜在受力较大的拱顶及其它受力较大的部位分节。格栅钢架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8mm,且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应清除底脚的虚碴及杂物;
点击查看宝润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