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那坡县大功率二次构造柱上料机不仅便宜还耐用 新普机械制造厂 1.本实用新型是上料机,属于上料机技术领域。 2.自动化生产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高的生产过程。目前,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大量需要转移至下道工序的产品放置在传送机构上,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出错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上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大量需要转移至下道工序的产品放置在传送机构上,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出错率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取代人工上料,减少人工出错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料机,包括电箱和固定在电箱上表面的主板,所述电箱一侧设有用于提升料盒的可升降的堆料支撑板,所述主板上侧设有三杆气缸,所述主板上表面安装有用于驱动三杆气缸移动的直线驱动模组,所述三杆气缸活动端安装有用于抓取产品的抓取头,所述电箱与堆料支撑板相邻的一侧面上部位置安装有用于输送产品的传送机构。 5.进一步地,所述堆料支撑板下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竖向布置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支板上表面,所述支板一端与电箱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支板下边远离电箱的一侧固定有竖向布置的撑杆,所述撑杆下端与地面相接触。 7.进一步地,所述堆料支撑板上表面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堆料支撑板垂直布置。 8.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一侧面安装有l型板,所述l型板竖直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托板,所述托板下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腿。 9.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模组一端安装有竖向布置的滑轨支座,所述滑轨支座下端与主板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堆料支撑板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球槽,所述球槽内设有一部分处于球槽外侧的滚珠。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装满产品的料盒从托料架上推送至堆料支撑板上,控制堆料支撑板上升至与主板相平齐的位置,再将料盒推送至主板上,直线驱动模组、三杆气缸与抓取头共同作用将产品转移至传送机构上,传送机构将产品送至下一个工位,取代人工上料,减少人工出错率。 附图说明 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中堆料支撑板、电动推杆和支板的装配示意图; 15.图中:1-电箱、2-主板、3-堆料支撑板、4-三杆气缸、5-挡料板、6-直线驱动模组、7-传送机构、8-支撑腿、9-托板、10-l型板、11-抓取头、12-滑轨支座、13-电动推杆、14-支板、15-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上料机,包括电箱1和固定在电箱1上表面的主板2,电箱1一侧设有用于提升料盒的可升降的堆料支撑板3,主板2上侧设有三杆气缸4,主板2上表面安装有用于驱动三杆气缸4移动的直线驱动模组6,三杆气缸4活动端安装有用于抓取产品的抓取头11,电箱1与堆料支撑板3相邻的一侧面上部位置安装有用于输送产品的传送机构7,将装满产品的料盒从托料架上推送至堆料支撑板3上,控制堆料支撑板3上升至与主板2相平齐的位置,再将料盒推送至主板2上,直线驱动模组6、三杆气缸4与抓取头11共同作用将产品转移至传送机构7上,传送机构7将产品送至下一个工位,取代人工上料,减少人工出错率。 18.堆料支撑板3下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竖向布置的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安装在支板14上表面,支板14一端与电箱1固定连接,支板14实现对电动推杆13的支撑,控制电动推杆13伸长或收缩,进而驱动堆料支撑板3上升或下降,达到调整堆料支撑板3高度的目的。 19.支板14下边远离电箱1的一侧固定有竖向布置的撑杆15,撑杆15下端与地面相接触,在支板14上安装撑杆15,实现对支板14的辅助支撑,提高支板14结构的稳定性。 20.堆料支撑板3上表面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挡料板5,挡料板5与堆料支撑板3垂直布置,在堆料支撑板3上安装挡料板5,起到限制料盒位置的作用,防料盒在推送过程中从堆料支撑板3上掉落。 21.堆料支撑板3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球槽,球槽内设有一部分处于球槽外侧的滚珠,料盒被推送至堆料支撑板3上时,料盒带动滚珠在球槽内滚动,降低推动料盒的阻力。 22.传送机构7一侧面安装有l型板10,l型板10竖直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托板9,托板9下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腿8,支撑腿8、托板9和l型板10实现对传送机构7的辅助支撑,提高传送机构7结构的稳定性。 23.直线驱动模组6一端安装有竖向布置的滑轨支座12,滑轨支座12下端与主板2固定连接,滑轨支座12实现对直线驱动模组6的支撑。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上料机,包括电箱(1)和固定在电箱(1)上表面的主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1)一侧设有用于提升料盒的可升降的堆料支撑板(3),所述主板(2)上侧设有三杆气缸(4),所述主板(2)上表面安装有用于驱动三杆气缸(4)移动的直线驱动模组(6),所述三杆气缸(4)活动端安装有用于抓取产品的抓取头(11),所述电箱(1)与堆料支撑板(3)相邻的一侧面上部位置安装有用于输送产品的传送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支撑板(3)下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竖向布置的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安装在支板(14)上表面,所述支板(14)一端与电箱(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4)下边远离电箱(1)的一侧固定有竖向布置的撑杆(15),所述撑杆(15)下端与地面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支撑板(3)上表面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挡料板(5),所述挡料板(5)与堆料支撑板(3)垂直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7)一侧面安装有l型板(10),所述l型板(10)竖直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托板(9),所述托板(9)下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腿(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模组(6)一端安装有竖向布置的滑轨支座(12),所述滑轨支座(12)下端与主板(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支撑板(3)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球槽,所述球槽内设有一部分处于球槽外侧的滚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上料机,包括电箱和固定在电箱上表面的主板,所述电箱一侧设有用于提升料盒的可升降的堆料支撑板,所述主板上侧设有三杆气缸,所述主板上表面安装有用于驱动三杆气缸移动的直线驱动模组,所述三杆气缸活动端安装有用于抓取产品的抓取头,所述电箱与堆料支撑板相邻的一侧面上部位置安装有用于输送产品的传送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取代人工上料,减少人工出错率。出错率。出错率。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已知在房建构造柱浇筑方面,主要为简易台车配合人工手动上料方式。但构造柱浇注口较小,人工操作复杂,浇筑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多数会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现象,无法保证构造柱浇筑外观及实体质量。 3.另外,在构造柱浇筑方面,主要利用钢管自制的简易台车,整体重量较重,损坏频率较高,安全系数较低,操作复杂,效率较低。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功能齐全。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包括可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的出料口与所述上料筒下端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料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进料口与所述上料筒上端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料筒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上料螺杆,所述上料螺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螺旋叶片,所述上料螺杆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上料电机。 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 10.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水平设置,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处套接有上料软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的长度为20cm,所述上料软管的长度范围为1 ? 1.5m。 12.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筒包括多节管件,相邻两节所述管件通过卡扣可拆装连接,且相邻两节所述管件之间设置有胶圈,所述上料螺杆包括多节杆件,相邻两节所述杆件可拆装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管件采用壁厚2mm的ф150mm无缝不锈钢管制成。 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采用梅花钢板以及∠4的角钢制成。 15.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电机固设在动力传动箱内,所述动力传动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质量较轻只有200kg,底座配有万向轮,方便移动,可满足室内任意位置构造柱浇筑,安全系数较高; 17.2)功能齐全,施工干扰小,采用多节管件配合上料软管,可以满足施工现场1.5m到4m高度范围内所有构造柱、压顶、过梁、圈梁、飘窗板等二次结构浇筑施工;同时上料效率稳定且高效,可达1.8立方米/小时,是传统浇筑方法3倍; 18.3)操作人员少,只需一名操作手即可。 24.1、进料斗;2、上料筒;3、动力传动箱;4、出料管;5、底座;6、上料螺杆;7、上料电机;8、万向轮;9、皮带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 ? 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包括可移动的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筒2,所述上料筒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所述进料斗1下端的出料口与所述上料筒2下端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料筒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的进料口与所述上料筒2上端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料筒2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上料螺杆6,所述上料螺杆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螺旋叶片,所述上料螺杆6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上料电机7。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8。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9。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4水平设置,所述出料管4的出料口处套接有上料软管。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4的长度为20cm,所述上料软管的长度范围为1 ? 1.5m。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筒2包括多节管件,相邻两节所述管件通过卡扣可拆装连接,且相邻两节所述管件之间设置有胶圈,所述上料螺杆6包括多节杆件,相邻两节所述杆件可拆装连接。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管件采用壁厚2mm的ф150mm无缝不锈钢管制成。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采用梅花钢板以及∠4的角钢制成。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电机7固设在动力传动箱3内,所述动力传动箱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5的顶部。 35.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3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包括进料斗1、上料筒2、动力传动箱3、底座5、出料管4和上料软管,进料斗1与上料筒2相连,出料管4配有上料软管,出料管4与上料筒2的上端相连,上料筒2和动力传动箱3焊于底座5固定。 37.进料斗1为矩形进料斗。 38.上料筒2包括多节管件、卡扣、上料螺杆6和螺旋叶片,管件采用壁厚2mm的φ150mm无缝不朽钢管制成,相邻两节管件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相邻两节管件的交接位置采用胶圈密封,上料螺杆6包括三节杆件,每节杆件采用φ140mm的螺旋丝杆制成,三节杆件的长度依次为0.5m、1m和1.5m,相邻两节杆件使用套丝连接在一起,每节杆件上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旋叶片。 39.动力传动箱3内设置有5.0kw的上料电机7和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固定在上料螺杆6的下端,主动皮带轮、皮带和从动皮带轮共同构成皮带传动机构9。 40.出料管4的长度为20cm,配套的上料软管的长度范围为1 ? 1.5m。 41.底座5采用角钢和梅花钢板焊接而成,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被动行走的万向轮8。 42.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的整体外形尺寸为:长度1.5m,宽度1.2m,高度2.9m。 43.在具体制作时,采用∠4角钢制作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的整体结构框架,底座5采用∠4角钢和梅花钢板焊接而成,并安装有被动行走的万向轮8。 44.在整体结构框架的前方安装一个0.2m 3 进料斗1与上料筒2相连。 45.在整体结构框架的左侧安装动力传动箱3,动力传动箱3内含有上料电机7、电缆电线、主动皮带轮和配电箱,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上料螺杆6;上料电机7输出动力通过主动皮带轮的转动来带动上料螺杆6的转动,从而实现上料效果,主动皮带轮的轴径为50mm,外径为100mm,从动皮带轮的轴径为50mm,外径为200mm,皮带长1.4m,宽3cm。 46.出料管4在上料筒2的上端,长度为20cm,并配以1.0m或1.5m的上料软管。 47.具体使用时,按构造柱高度组装上料筒2,将本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人工移至需浇筑的构造柱附近,使用万向轮8上的刹车固定本室内构造柱浇筑上料机,将上料软管伸入至构造柱顶部,连接380v电源,按动配电箱内的开关,将混凝土人工倒入进料斗1内,进料斗1内的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下移至上料筒2内,然后在上料螺杆6和螺旋叶片的带动下向上移动,通过出料管4和上料软管后进入至构造柱内,工作人员按需填料,即可完成浇筑。 48.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功能全及施工效率高;能够集供电、行走、浇筑,高度调整功能一体;浇筑效率高,可达到1.8m 3 /hr;采用按钮式开关控制,简单快捷,可操作性高;功能齐全,施工干扰小;采用上料筒配合上料软管,可以满足施工现场1.5m到4m高度范围内所有构造柱、压顶、过梁、圈梁、飘窗板等二次结构浇筑施工。 4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新普机械制造厂
二次结构浇筑机混凝土放到料斗,按施工高度和角度插入1米或米绞笼,上下叶片接处角度要按螺旋角度对齐。然后安装出灰口。 后锁紧搭扣。 管子里面的绞笼。绞笼顶部高于所要浇筑柱子或过梁的高度,机器推至施工点,将出灰口软管伸到柱子进灰孔内开机即可,灌满一根柱子移动一下机器。二次结构输送机小型混凝土上料机二次结构混凝土机器打柱子神器开始使用时应先用稀灰湿润管道,将管道内余灰导出,然后将料斗,灰管等清洗干净。使用完毕必须用水清洗干净,不然混凝土在管道内一凝固,下次没法用。

点击查看新普机械制造厂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